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芝麻與西瓜」一文生生互評

請同學回答以下問題,以給予5位同學意見︰




1. 立意︰

-有沒有「西瓜」比喻作人生中重要的東西,而「芝麻」則比喻作次要或不重要的東西?
-分別比喻作什麼?
-文章立意時。?

2. 審題︰
-有每一段都回應主題「芝麻與西瓜」?
-布否因為有比喻而忘記文章的主題?

3. 結構︰
-論點?
-論據?
-論証?
-有運用駁論的技巧?
運用什麼開首方式?


4. 論証技巧︰
運用哪2種論証技巧?(比喻、事例、引用、史例、時事例子)

5. 修辭技巧︰
有運用修辭?(比喻、排比、擬人)

芝麻與西瓜

同學請把「芝麻與西瓜」一文作好






1. 立意︰請同學明白人生中「西瓜」比喻作
人生中重要的東西,而「芝麻」則比喻作次要或不重要的東西。
可把立意寫成與「做人不可以因小失大」或「捨生取義」等連繫。

2. 審題︰請必須每一段都回應主題「芝麻與西瓜」,不可以因為有比喻
而忘記文章的主題。

3. 結構︰本文建議寫成議論文,有明確的論點、論據、論証。
而且在文章中有運用駁論的技巧加強說服力。
開門見山式開首?
懸念式開首?

4. 論証技巧︰最少運用2種。
比喻、事例、引用、史例、時事例子

5. 修辭技巧︰比喻、排比、擬人。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26/6 中文大學文學散步參考資料


地點1︰錢穆圖書館
錢穆生平
錢穆九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任教於中小學。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錢穆居北平八年,先後授課於北京、清華、燕京、北師大等名校,與學術界友人時相切磋。
抗戰軍興,輾轉任教於西南聯大、武漢大學、華西大學、齊魯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撰寫《國史大綱》,採取綿延的觀點了解歷史之流,堅持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和敬意。

19494月,錢穆與江南大學同仁唐君毅一起應廣州私立華僑大學校長之邀,從無錫南下廣州。194985,美國發表了中國問題白皮書,新華社812日起連續發了六篇評論白皮書的文章,其中五篇為毛親自執筆,814日那篇"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一文中,毛點名胡適,傅斯年,錢穆三人受美帝控制,錢穆既憤怒又擔憂遭到迫害。10月,錢穆隨華僑大學南下香港。1950年錢穆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使流亡學生得以絃歌不輟,而辦學有成,亦獲香港政府尊崇,於1955年贈予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56年,他與胡美琦在香港結婚。1960年應邀講學於美國耶魯大學,又獲頒贈人文學名譽博士學位。1965年正式卸任新亞書院校長,應聘馬來亞大學任教。錢一生以教育為業,五代弟子,冠蓋雲集,余英時、嚴耕望等人皆出門下。

196710月,錢穆自港返台。1969年,應張其昀之邀任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教授。
1968年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晚年專致於講學與著述,雖目力日弱仍隨時提出新觀點,賴夫人誦讀整理出版,謙稱為《晚學盲言》。
1990年,發生素書樓事件,錢穆搬離素書樓。同年830日於杭州南路寓所過世。







地點2.  圓形廣場

圓形廣場
在錢穆圖書館與誠明館旁邊的圓形廣場,可謂新亞書院最具凝聚力的地標之一。這個半圓形的露天廣場由馮成先生捐建,採用羅馬古劇場式的設計,傳音效果極佳。廣場內舉行過不少甚具氣氛的露天活動,例如晚間音樂會、戲劇表演、「千人宴」、國術表演等。廣場上的兩扇圍牆載有歷屆新亞書院畢業生芳名,有不少名人的名字可以在這道圍場上找到,例如傑出學者余英時教授(1952文學院)及香港警務處前處長李明逵先生(1972歷史系)。遊人到此亦可檢索一下這幅新亞書院獨有的名牌,或許有意外的發現。


















地點3︰新亞書院水塔

簡介:
·        新亞水塔矗立於山巔,有同學曾賦詩比喻水塔猶如一把倒插山上的寶劍的劍柄,其勢可知。
·        又有人因新亞水塔與聯合水塔在山上日夕相對,而將之命名為「君子塔」和「淑女塔」。
·        新亞水塔因外形剛勁而成為「君子」,聯合水塔則因線條優美具弧度而成為「淑女」。
·        除此之外,新亞水塔亦有實際的用途,至今仍負起貯存全院鹹淡水供各部門使用。水塔高一百二十呎,塔內有梯級直達塔頂,在塔頂盡覽中大景致,定然十分暢快,惟鑑於安全理由,塔門現時長期鎖上。












地點4︰孔子像
簡介:
·        新亞書院以文史哲為家,以儒家思想為本。
·        一九九八年邀得著名雕塑家文樓先生為書院設計「孔子像」,作為書院的精神象徵。
·        「孔子像」背靠新亞書院水塔,面向故鄉山東曲阜的正北方。銅像背後有一節竹,象徵君子虛懷若谷,正直不阿的美德。
·        每年新亞畢業同學都喜與孔子像拍照,有些同學更挽著孔子像的手臂,構成十分有趣的畫面。

〝儒〞是指有才藝、有學問、有德行、有理想的人,這正是孔子所提倡的,因此後世都以孔子為儒家的開創者。孔子死後,弟子遍布四方,從諸侯的卿相到士、大夫都有,因而儒家便稱為顯學。列戰國時代,<<孟子>><<荀子>>為儒家的代表人物。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十五就志於學;三十多歲便以「好學知禮」而見重於貴族。從政:中都宰司空司寇相、夾谷之會~使齊國歸還魯國侵地、抑三桓。周遊列國:以期能一展抱負。著述:刪定整理詩、書、禮、樂、易;據魯史作春秋。教育成就:首開私人講學、有教無類,不分階級均可就學、重人格道德。歷史地位:我國自古最偉大的教育家,被尊為『至聖先師』。
 
    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人,一生以繼承孔子思想為志業。他主張〝性善〞,認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類天生的四種善良本質,仁、義、禮、智都是以這四種特質發展而成的。在政治上,他提倡〝王道〞,反對〝霸道〞,王道是以德服人,霸道是以力服人;而他主張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我國最早的民本思想。在經濟上,他認為應使人民生活溫飽,養生送死無憾。孟子一生維護儒家道統,後世尊為〝亞聖〞。
 
    荀子名況,戰國末年趙人,比孟子稍晚。荀子雖然也遵循孔子的思想,但他主張〝性惡〞,認為人的本性有許多情慾,順此發展,就會衍生出爭奪、殘賊、淫亂的惡行,必須以禮約束、以教育來感化,才能使行為導入善行。因此在政治上,荀子主張以禮治來克制情慾、約束行為,才能促進社會安寧;而國君為一國的元首,負有重責,應受尊重。



地點5︰鐘樓
簡介:
·        新亞校園鐘樓設於學生宿舍知行樓和學思樓前,為同學提供時間的參考。
·        鐘樓由一正方形分解為兩個相等三角形柱支撐,是當年鐘樓設計比賽的冠軍作品。
·        每當鐘樓報時,新亞校歌的旋律亦隨即響起。
·        新亞的同學無不曉得默念那句經典的歌詞︰「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遊人若整點時路過鐘樓,不妨駐足一聽。


















地點6. 合一亭
簡介:
·        位於學生宿舍志文樓與知行樓之間的合一亭選址巧妙,亭前水池可以營造水天一色的效果,發揚「天人合一」意念。
·        亭頂透明,其旁植有竹樹,遊人在此可眺望吐露港,或在池邊濯足而坐。
·        人在其中,恍似與大自然渾成一體。
·        亭的外牆刻有錢先生的「天人合一論」,可供遊人細味。
·         
錢穆《天人合一論--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


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觀,雖是我早年已屢次講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觀念實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去年九月,我赴港參加新亞書院創校四十周年慶典,因行動不便,在港數日,常留旅社中,因有所感而思及此。數日中,專一玩味此一觀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難以言述。我深信中國文化對世界人類未來求生存之貢獻,主要亦即在此。惜餘已年老體衰,思維遲頓,無力對此大體悟再作闡發,惟待後來者之繼起努力。今逢中華書局建立八十周年慶,索稿於余,姑將此感寫出,以為祝賀。中國文化過去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對「天」「人」關係的研究。中國人喜歡把「天」與「人」配合著講。我曾說「天人合一」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從來世界人類最初碰到的困難問題,便是有關天的問題。我曾讀過幾本西方吹洲古人所講有關「天」的學術性的書,真不知從何講起。西方人喜歡把「天」與「人」離開分別來講。換句話說,他們是離開了人來講天。這一觀念的發展,在今天,科學愈發達,愈易顯出它對人類生存的不良影響。
 
中國人是把「天」與「人」和合起來看。中國人認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離開「人生」,也就無從來講「天命」。離開「天命」,也就無從來講「人生」,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人生」與「天命」最高貴最偉大處,便在能把他們兩者和合為一。離開了人,又從何處來證明有天。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一切人文演進都順從天道來。違背了天命,即無人文可言。「天命」「人生」和合為一,這一觀念,中國古人早有認識。我以為「天人合一」觀,是中國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貢獻的一種主張。西方人常把「天命」與「人生」劃分為二,他們認為人生之外別有天命,顯然把「天命」與「人生」分作兩個層次,兩次場面來講。如此乃是天命,如此乃是人生。「天命」與「人生」分別各有所歸。此一觀念影響所及,則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兩截分開,便各失卻其本義決不如古代中國人之「天人合一」論,能得宇宙人生會通合一之真相。所以西方文化顯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來作他們討論人生的前提。而中國文化,既認為「天命」「人生」同 歸一貫,並不再有分別,所以中國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在中國思想中,「天」「人」兩者間,並無「隱」「現」分別。除卻「人生」,你又何處來講「天命」。這種觀念,除中國古人外,亦為全界界其他人類所少有。
 
我常想,現代人如果要想寫一部討論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書,莫如先寫一本中國古代人的天文觀,或寫一部中國古代人的天文學,或人文學。總之,中國古代人,可稱為抱有一種「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一切人生盡是天命的天人合一觀」。這一觀念,亦可說即是古代中國人生的一種宗教信仰,這同時也即是古代中國人主要的人文觀,亦即是其天文觀。如果我們今天亦要效法西方人,強要把「天文」與「人生」分別來看,那就無從去瞭解中國古代人的思想了。即如孔子的一生,便全由天命,細讀<論語>便知。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於予」。又曰:「知我者,其天乎!」「獲罪於天,無所兌病!固瓤鬃右簧捎煽鬃幼約閡蝗俗髦髟祝魂P天命,則孔子的天命和他的便分為二。離開天命,專論孔子個人的私生活,則孔子一生的意義與價值就減少了。就此而言,孔子的人生即是天命,天命也即是人生,雙方意義價值無窮。換言之,亦說說,人生離去了天命,便全無意義價值可言。但孔子的私生活可以這樣講,別人不能。這一觀念,在中國乃由孔子以後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所闡揚。

讀<莊子齊物論>,便知天之所生謂之物。人生亦為萬物之一。人生之所以異於萬物者,即在其能獨近於天命,能與天命最相合一,所以說「天人合一」。此義宏深,又豈是人生於天命相離遠者所能知。果使人生離於天命遠,亦同於萬物與萬物無大相異,亦無足貴矣。故就人生論之,人生最大相標、最高宗旨,即在能發明天命。孔子為儒家所奉稱最知天命者,其他自顏淵以下,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離於天命遠近為分別。這是中國古代論人生之最高宗旨,後代人亦與此不遠,這可說是我中華民族論學分別之大體所在。近百年來,世界人類文化所宗,可說全在歐洲。最近五十年,歐洲文化近於衰落,此下不能再為世界人類文化嚮往之宗主。所以可說,最近乃是人類文化之衰落期。此下世界文化又以何所歸往?這是今天我們人類最值得重視的現實問題。以過去世界文化之興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則不易再興,而中國文化則屢僕屢起,故能綿延數千年不斷,這可說,因於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自古以來即能注意到不違背天,不違背自然,且又能與天命自然融合一體。我以為此下世界文化之歸趨,恐必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宗主。此事涵意廣大,非本篇短文所能及,暫不深論。

今僅舉「天下」二字,包容廣大,其涵義即有,使全世界人類文化融合為一,各民族和平並存,人文自然相互調適之義。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DSE作文題2同學請多閱讀其他同學作品,及給予評語︰


同學請多閱讀其他同學作品,及給予評語︰


立意︰

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2.    加入了什麼中國文化思想?

3.    如何帶出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


內容︰

1.   文章運用了多少個例子?

請分析文章運用了什麼具體例子。


詞句︰
1.
請找出5組運用得好的詞語。

2. 請找出3組文章內所充運用的修辭技巧。


結構︰

1.   文章分了多少段落?

2.   如何運用運接詞?


SIR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農曆新年記趣

各位同學︰

今天教各位同學立意的重要性,「農曆新年記趣」一文不止要有趣,而且要有深刻的立意才算是好文章,就像今天所學「釣勝於魚」一樣。

與同學重溫今天課堂所學︰

例如︰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大家可有在新年假期有所體會呢?

例如︰ 利是錢 VS 工作技能

立意︰與其求別人送利是給我們,為什麼不努力學習,將來自己努力賺錢呢?

請同學修改自己的文章。

曾SIR

農曆新年記趣

各位同學︰

農曆新年是中國傳統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同學請以<農曆新年記趣>為題,將你在新年假期發生過的趣事,與同學分享。

指引︰

1.審題︰注意題目的題眼,重點是「趣」。
2.詳略︰有趣的事件請詳寫,不太有趣的事件可略寫,甚至不寫。
3.立意︰在文章的總尾,帶出一些反思或感情。


題目︰介紹一種街頭小食

各位同學︰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五官描寫,利用不同感觀的描述,可令到文章更加生動及全面。

為了評估同學所學,請同學按照以下指引完成文章︰

題目︰介紹一種街頭小食

指引︰
1.運用視覺描寫---這小食的外形是怎樣的?
2.運用嗅覺描寫---這小食有香味嗎?在製作過程中有香氣發出嗎?
3.運用味覺描寫---具體描述這小食的味道
4.運用聽覺描寫---這小食在製作過程中有聲音發出嗎?
                                          有小販的叫賣聲嗎?
                                          有小孩嚷著要購買嗎?
5.運用觸覺描寫---用手去觸摸這小食時,有什麼感覺?

請同學運用五官描寫的技巧,讓文章更加豐富,期待你們的作品。

曾梓維老師